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利品,准备撤退。而对峙的明军,却依然毫无动静,仍旧被蒙在鼓里。话说到这个地步,也是真没办法了。当然,陈璘并没有答应,因为他要的,绝不仅仅是一千两百人。
但这一次,他犹豫了,因为几十年战场经验告诉他,不能攻击这条船。
五大老一片
腾,在他们看来,撤军行动十分成功,明军毫不知情。日军就此陷
绝境,但小西行长并不慌张,因为那个约定的日期,已经近在
前。考虑片刻后,他派
了舰只跟踪此船,几个时辰之后,消息传回,他的估计得到了印证——这条船的目的地,是泗川。事实证明,麻贵的判断是正确的。自十月中旬起,陈璘开始改行,
起了海盗。率军多次扫
,见船就抢,抢完就烧,把朝鲜沿海搞成了无人区。他
得相当彻底,以至于某些朝鲜船队由此经过,也被抢了。只能指望岛津义弘了,他相信,关键时刻,这位二杆
无论日军多敢玩命,毕竟都是人,是人就要吃饭,而这些后勤补给必须由日本国内海运而来,所以只要封锁海岸线,打击日本船队,敌军必定不战而溃。
这正是小西行长的对策,他知
,一旦撤退开始,靠海的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必定能顺利溜号,而他地形不利,很可能被堵住,到时只能找人帮忙。半个月下来,日军饿得半死不活,小西行长没辙了,竟然主动派人找到陈璘,希望他能让条

来,而作为代价,他提
了一个耸人听闻的
换条件——一千两百个人
。此时是十一月七日,麻贵命令,全军动员,密切注意日军动向,随时准备
击。所以麻贵立即判定了日军的真实意图——逃跑。
唯一的方法,就是逐个击破。
躲不过也抢不过,日军叫苦不迭,特别是小西行长,因为三路日军中,他的
境最惨,加藤清正占据蔚山,岛津义弘驻扎泗川,这两个地方离海很近,只要躲过陈璘,靠岸把粮
卸下来就能跑。可是小西行长所
的顺天,不但离海远,而且
路复杂,千回百转,
去了就
不来,陈璘最喜
在这里劫
,许多日本船打死都不愿去。无论如何,双方都已确定,生死成败,只在顷刻之间。
要换在以往,陈璘会立即下令向此船开炮。
顺天离海较远,不利逃跑,而沿海地区
路复杂,易于封锁,如果明军不来,那才是怪事。作为脑
最灵活的日军将领,小西行长的反应极快,获准撤退后,他立即带兵,日夜兼程赶赴海边,却看到了等待已久的明军
师。明军知
,日军不知
明军知
。在千钧一发的局势中,战场迎来了最后的宁静。明朝那些事儿6[1264]
然而意外发生了。
明军放任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逃走,并非疏忽,而是一个圈
的开始。今时今日,还敢如此狂妄,似乎有
不近情理,但事实上,这是日军的一个策略。为了掩护即将到来的撤退,必须麻痹敌军。在期盼和忐忑之中,这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。
然而接下来,一个消息打断了他们的
呼——小西行长被拦住了。十一月四日,他终于找到了那个方法。
在之前的十天里,麻贵对局势
行了认真的分析,他清醒地意识到,日军有意撤退,但凭借明军目前的兵力,是很难全歼敌军的,恰恰相反,对方已有了充足的撤军准备,如果
狗
墙,后果将很难预料。十天之后,最后摊牌。
但日军是同时撤退的,明军兵力有限,鱼与熊掌不可兼得,如何
到这一
呢?如无意外,日军将携带其掠成果,背负着杀戮的血债,安然撤回日本。
随后,驻扎泗川的岛津义弘也率第五军撤退,明军仍然未动。
就在此前不久,日本五大老(丰臣秀吉五位托孤大臣)向明军派
使者,表示如果朝鲜派
王
作为人质,并每年
纳贡米、虎
、人参,日方
于怜悯,将会考虑撤军。十一月八日,驻扎在古今岛的陈璘接到密报,确认丰臣秀吉已经死亡,日军即将撤退。他随即下令,
军戒备,准备作战。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料到,这个所谓的计策,却起了完全相反的作用。
这意思是,如果你放条生路给我走,我就留一千两百人给你,请功也好,杀
也罢,你自己看着办。明朝那些事儿6[1265]
十一月五日,只要等到那天,一切都将结束。
无奈之下,日军只得派藤堂
虎率
军迎战。但陈璘同志实在是多才多艺,不但能抢,也能打,几次
锋下来,藤堂
虎落荒而逃,再也不敢
来逞能(见璘舟师,惧不敢往来海中)。为了实现胜利大逃亡,他已想
了对策,并付诸实施,而到目前为止,事情
行得十分顺利,顺利脱
指日可待。因为麻贵同志虽然姓麻,却很难被麻痹。毕竟在明朝政府混了几十年,什么
谋诡计都见过了,日本人在这方面,还
于小学生
平。加藤清正是老对
,不帮着明军打自己,就算不错了,是绝靠不住的。经过无数次试探与挫折,麻贵终于找到了日军的最大弱
——粮
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十一月十八日,加藤清正突然自蔚山撤退。然而,
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——明军并未阻拦但事实上,五大老错了,小西行长也错了。
他立即将此时通报麻贵,双方的判断达成了惊人的一致:几天之内,日军将全军撤退,而那条小船,是小西行长派
的,其唯一目的,是向岛津义弘求援。就在这一天,陈璘
海巡视,突然发现自顺天方向驶
一条日军小船,行踪隐蔽,速度极快。但小西行长并不惊慌,因为这一切早在他预料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