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了,除了地方官外,许多原先威风凛凛的御史、给事中都下了课,乖乖地回了家,朝野一片哗然,敢闹事的却不多。明朝那些事儿5[1065]
那倒也是,现在的内阁成员中,除了徐阶外,其余五人见到他都得恭恭敬敬的行礼,谁还敢动他?
这
江湖义气,实在颇有几分黑社会的神韵。如果这真是他的本意,那他就要失望了,因为一百多年来,每次京察的结果总是地方官倒霉,言官安然无恙。想想也是,
京察的是吏
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,并不是内阁大学士,连皇帝都怕言官,两位
长大人怎么敢
得罪人的事情呢?这是一份并不起
的履历,但只要看看他的弹劾成绩,你就会发现他的可怕。狭隘的老乡观念是要不得的,是一定要摒弃的,这就是胡应嘉弹劾的主要内容。但文书送上去后,杨博还没作
反应,内阁就先动手了。骂神

,自然不同凡响,欧
一敬实在是骠悍得
,不但弹劾
拱,还捎带了杨博,并大大夸赞了
拱的
恶
平,说他比历史上的著名
臣蔡京同志还要
。
拱等这个机会已经很久了,他辞严厉
,一边骂胡应嘉还一边斜
瞟徐阶,那意思是你能拿我怎样,而郭朴也趁机凑了回
闹,跟着嚷起来,要严惩胡应嘉。明朝那些事儿5[1064]
徐阶,算你狠,我们走着瞧!
最先

来的是给事中辛自修,御史陈联芳,他们分别弹劾
拱滥用职权、压制言论等罪名,但
拱不愧为老牌政治家,轻而易举便一一化解。因为人和人不一样,此时的吏
尚书是一个超级猛人,他虽然没有
阁,却比大学士还狠——杨博。所谓英国公,就是跟随永乐皇帝朱棣打天下的那位张玉的后代,最
公爵,世袭罔替。山西总兵和浙江总兵都是省军区司令员,而李隆都督是特务
。齐康也是御史,但老师吃了亏,同行也就顾不上了,他立
站
来,先骂欧
一敬,再骂徐阶,但是事实证明,骂架和打架的
理大致相同,人多打人少才能打赢。齐御史刚

,就被欧
一敬方面的
彻底淹没,而徐阶兄也不甘示弱,趁你病要你命,还找来了几个六
官员,大家一起去踩
拱。“那好吧,我也同意。”
然而当听说另一位言官准备
场弹劾时,
拱却顿时
到了末日的来临,这个人的名字叫欧
一敬。欧
一敬,嘉靖三十八年
士,给事中,从七品。江湖人送外号——骂神。如果你觉得他已经很有胆,很敢弹的话,那我建议你还是接着往下看,因为他还曾经弹劾以下这些人(排名不分先后):
在弹章的最后,他还
现了有难同当的
尚品质:像徐阶这
老江湖,自然是不吃
前亏的,如果再闹下去,就要骂到自己
上来了,所以他腰一弯,就势打了个
:我查了一下,这个条例是明宪宗朱见
时开始实施的,很怀疑这是不是朱同志受不了骂,故意这么
的。“胡应嘉弹劾的事情,我事前就知
了,你们要
罚胡应嘉,就先
罚我吧!”当然,弹劾也是有理由的,虽说这次从中央到地方,撤掉了很多的官员,但唯独有一类人却丝毫未动——山西人。而“凑巧”的是,杨博就是山西人。
这回
拱扛不住了,可还没等他开始反击,另一个人却蹦了
来,此人就是他的学生齐康。明朝那些事儿5[1066]
英国公张溶,山西总兵董一奎、浙江总兵刘显、锦衣卫都督李隆等等等等。
这下再也扛不住了,隆庆元年(1567),

还没坐
的
学士主动提
辞职回家,一个月后,他的同乡好友郭朴也退了休。
说来,是
拱要解决胡应嘉,他握着胡言官的那封奏疏,大声疾呼应该让胡应嘉趁早
,回家当老百姓。想当年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就陪大学士巡边,之后镇守蒙古边疆,杀了二十多年人,又
了十几年政务,严嵩在时都要让老
三分,你们这些小瘪三,也只能去欺负皇帝,免了就免了,辞了就辞了,你敢怎样?当我看到这份成绩单时,总会不禁
叹,原来骂人也是有天赋的。接着,他弹劾礼
尚书董份,董份罢官。嘉靖年间,他弹劾太常少卿晋应槐,晋应槐罢官。
三个月后,弹劾陕西总督陈其学、巡抚
才,陈其学、
才罢官。弹劾结果:以上官员中,除英国公张溶外,全
罢官。后他调任兵科给事中,弹劾广西总兵(军区司令员)恭顺侯吴继爵,吴继爵罢官。也正是因为这位仁兄的一状,饱经沧桑的俞大猷大侠才得以接替此位,光荣退休。
自打胡应嘉要贬官的传言由路边社传
之后,
拱就没消停过,京城里大大小小的言官已经动员起来:胡应嘉替我们说话,既然
大人要他下课,我们就要
大人下台!总而言之,在欧
一敬不到十年的弹劾生涯中,倒在他脚下的三品以上
级文武官员合计超过二十人,并附侯爵一人,伯爵两人。京察的主办单位是吏
和都察院,而作为给事中,也是要参与其中的,胡应嘉全程办理了此事,却一言不发,现在京察结束了才来告状,你早
嘛去了?之所以会
现这一幕,只是因为胡应嘉先生过于激动,却忽视了一个基本程序问题。说来惭愧,这位当年严世藩
中的天下三杰竟然还活着,而且老而弥
,这次京察是由他主导的,那就真算是一锤定音了。但这世上从不缺胆大的,胡应嘉估计是得罪了
拱,反正豁
去了,就摸了这个老虎
,他上书弹劾了杨博。事实证明,
拱兄还是天真了
,他万万想不到,
罚令下达之日,就是他倒霉之时。
拱,这可是你自找的,不用我
手,自然有人收拾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