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级看书网

字:
关灯 护眼
顶级看书网 > 明朝的那些事儿 > 1001-1010(2/4)

1001-1010(2/4)

在近三百年的明代历史中,这是让我的一幕,每念及此,不禁有骨悚然之。因为在这场平淡的言谈分析中,虽然没有刀光剑影,却蕴着一更为可怕的智慧。

书呆了,他们的脑袋还没回过神来,只是傻傻地问徐阶,既然如此,那就请您个主意,定个罪名,我们上去办。

“我已经写好了,你们送上去就是了。”

作为当时世间最为明的两个人,严世蕃和徐阶都锐地抓住了这场斗争的最关键要素——嘉靖。事实上,严世蕃死不死,放不放,并不取决于他有没有罪,有多大罪,别说内通日本人,就算他勾结外星人,只要嘉靖不开,严世蕃就死不了。

法司的官员们揣上这份致人死命的奏疏,哆哆嗦嗦地走了,临走时,他们以无比敬畏的神向徐大人告别,而徐阶依旧礼貌的回礼,面平静,似乎之前的那一切从未发生过。

他不但知皇帝是怎么想的,法官是怎么想的,还知严世蕃的想法,甚至连他用的谋手段也一清二楚,自负天下才智第一的严世蕃机巧狡猾、机关算尽,却始终在徐阶的手心里打转,最后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钞票。

还要特别提醒大家一句,问题要分析,徐阶和严世蕃之所以能把皇帝着玩,归结底还是因为嘉靖同志,要换了朱元璋,估计不但严世蕃活不成,连办案的那几个书呆也跑不掉,大家携手并肩一起见阎王。所以千万不要

对人心的准确揣,对事情的确预测,还有不可测的心机谋划,这是极致的智慧,在我看来,它已经超越了人类的极限。

这招十分狠毒,即所谓拖皇帝下,不是一般人能想得,用得上的,比如后来的上海滩第一老氓杜月笙,也曾用过这手,当时正值解放前夕,蒋介石之蒋经国奉命到上海整顿金秩序,打击投机,火朝天,结果搞到了杜月笙的上,不但毫不留情,还明确表示整的就是你。

其次,他勾结江洋大盗,训练私人武装,图谋不轨。

最后,他还占据土地修房据现场勘查,这是一块有王气的土地,严世蕃狗胆包天,竟然在上面盖楼,实在是罪大恶极(这条罪名当年胡惟庸也挨过)。

“当今皇上是英察之主,从不肯自认有错,你们如果把这条罪状放上去,岂不是要皇上好看?如此受人欺瞒,皇帝的颜面何存?到时皇上发怒,严世蕃自然无罪开释。”

但严世蕃却没有杜月笙的运气,因为他的对手是徐阶,是一个足以与他匹敌的人。

只要分析一下前面的那段对话,你就能明白,徐阶的城府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——恐怖。

在这场暗战中,严世蕃输了,却输得并不冤枉,因为他输给了一个比他更聪明的人,而真正可悲的人,是嘉靖。

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。

就这样,木偶的控者最终变成了木偶,也算是报应吧。

杜月笙也不争辩,乖乖受罚,暗中却指使他人检举孔祥熙儿投机倒把,把事情直接闹到了蒋经国那里:如果你不理他,凭什么理我?

但是,这绝不能怪严世蕃同志,用一句电影台词:不是国军无能,只是共军太狡猾。

于是轰轰烈烈的上海金保卫战就此草草收场,蒋氏家族和孔氏家族都是一家人,有事好商量,杜氓也得以解脱。

怎么着?难您还能未卜先知?

打了这么多年的,严世蕃简直比嘉靖还要了解嘉靖,他知这位皇帝是死要面的人,才想了这一绝招,如无例外,安全过关应该不成问题,可惜他偏偏碰上了徐阶。

其次,他知三法司的那帮蠢人的想法,也料到他们会定哪些罪名。

怀着对徐大人的无限景仰和崇敬,三法司的官员们打开了那份奏疏,杀气扑面而来。

简单说来,严世蕃的罪名有以下几,首先他和罗龙文是哥们,而罗龙文勾结倭寇,严世蕃也与倭寇挂上了钩,他们聚集海匪,并企图里通外国,逃往日本。

妙,虽说杨继盛之事天下已有公愤,却绝不可上奏皇帝,要知,杨继盛虽是为严氏父所害,斩首的旨意却是皇上下达的。”

然而徐阶接下来的举动却让他们更为吃惊,这位不可测的首辅大人只是微微一笑,从袖里拿了一份早已预备好的奏疏:

这位天资聪慧,刚愎自用的皇帝,终于为他的自以为是付了代价,一生都致力于耍心计,控制人心的他,最终却沦为了两个大臣的斗争工,他的脾气和个被两位大臣信手拈来,想用就用,想耍就耍。

首先,他十分清楚嘉靖的习,知他打死也不认错,所以他明白哪些能说,哪些不能说。

他破解了严世蕃的计划,还提前写好了奏疏,定好了罪名,而要到这些,他必须了解以下三,缺一不可:

徐阶说得没有错,严世蕃的如意算盘正是如此,为了实现自己的企图,他先放风声,说自己最害怕杨继盛事件,然后诱使三法司的人将此罪状上达,因为嘉靖皇帝的格他十分了解,这位仁兄过于自负,认定自己天下第一,没人能骗得了他,也从不肯认错。

[1005]

能够掌握皇帝和群臣的心理,已经极为不易,但我们可以肯定地是,对于这两,严世蕃也了如指掌,因为他的诡计正是建立在此之上。

现在你要告诉他,兄弟你错了,人家借你的手杀掉了杨继盛,你还在上面签了字,你是个白痴冤大,他自然要发火,否定你的说法,于是严世蕃同志刚好可以借机脱

但徐阶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胜利者,是因为他还掌握了最重要的第三——严世蕃的心理。

看完了这封奏疏,连三法司的书呆们也已断定了严世蕃的结局——必死无疑,因为嘉靖最为反的两个词语,正是“犯上”与“通倭”

[1004]

【1】【2】【3】【4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日常偷渡失败空赋倾城色(NP)风吹不进(1V2)失败者(np)星际入侵(np)魔头的命根 (双C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