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议西击乌桓。曹洪等曰:“袁熙、袁尚兵败将亡,势穷力尽,远投沙漠;我今引兵西击,倘刘备、刘表乘虚袭许都,我救应不及,为祸不浅矣:请回师勿
为上。”郭嘉曰:“诸公所言错矣。主公虽威震天下,沙漠之人恃其边远,必不设备;乘其无备,卒然击之,必可破也。且袁绍与乌桓有恩,而尚与熙兄弟犹存,不可不除。刘表坐谈之客耳,自知才不足以御刘备,重任之则恐不能制,轻任之则备不为用。虽虚国远征,公无忧也。”
曰:“奉孝之言极是。”遂率大小三军,车数千辆,望前
发。但见黄沙漠漠,狂风四起;
路崎岖,人
难行。
有回军之心,问于郭嘉。嘉此时不伏
土,卧病车上。
泣曰:“因我
平沙漠,使公远涉艰辛,以至染病,吾心何安!”嘉曰:“某
丞相大恩,虽死不能报万一。”
曰:“吾见北地崎岖,意
回军,若何?”嘉曰:“兵贵神速。今千里袭人,辎重多而难以趋利,不如轻兵兼
以
,掩其不备。但须得识径路者为引导耳。”田畴引张辽前至白狼山,正遇袁熙、袁尚会合蹋顿等数万骑前来。张辽飞报曹
。
自勒
登
望之,见蹋顿兵无队伍,参差不整。
谓张辽曰:“敌兵不整,便可击之。”乃以麾授辽。辽引许褚、于禁、徐晃分四路下山,奋力急攻,蹋顿大
。辽拍
斩蹋顿于
下,余众皆降。袁熙、袁尚引数千骑投辽东去了。
收军
柳城,封田畴为柳亭侯,以守柳城。畴涕泣曰:“某负义逃窜之人耳,蒙厚恩全活,为幸多矣;岂可卖卢龙之寨以邀赏禄哉!死不敢受侯爵。”
义之,乃拜畴为议郎。
抚
单于人等,收得骏
万匹,即日回兵。时天气寒且旱,二百里无
,军又乏粮,杀
为
,凿地三四十丈,方得
。
回至易州,重赏先曾谏者;因谓众将曰:“孤前者乘危远征,侥幸成功。虽得胜,天所佑也,不可以为法。诸君之谏,乃万安之计,是以相赏。后勿难言。”遂留郭嘉于易州养病,求向导官以引路。人荐袁绍旧将田畴
知此境,
召而问之。畴曰:“此
秋夏间有
,浅不通车
,
不载舟楫,最难行动。不如回军,从卢龙
越白檀之险,
空虚之地,前近柳城,掩其不备:蹋顿可一战而擒也。”
从其言,封田畴为靖北将军,作向导官,为前驱;张辽为次;
自押后:倍
轻骑而
。程昱等请曰:“北方既定,今还许都,可早建下江南之策。”
笑曰:“吾有此志久矣。诸君所言,正合吾意。”是夜宿于冀州城东角楼上,凭栏仰观天文。时荀攸在侧,
指曰:“南方旺气灿然,恐未可图也。”攸曰:“以丞相天威,何所不服!正看间,忽见一
金光,从地而起。攸曰:“此必有宝于地下”
下楼令人随光掘之。正是:星文方向南中指,金宝旋从北地生。不知所得何
,且听下文分解。忽探
来报:“乐
、李典、张燕攻打并州,
守住壶关
,不能下。”
自勒兵前往。三将接着,说于拒关难击。
集众将共议破
之计。荀攸曰:“若破
,须用诈降计方可。”
然之。唤降将吕旷、吕翔,附耳低言如此如此。吕旷等引军数十,直抵关下,叫曰:“吾等原系袁氏旧将,不得已而降曹。曹
为人诡谲,薄待吾等;吾今还扶旧主。可疾开关相纳。”
未信,只教二将自上关说话。二将卸甲弃
而
,谓
曰:“曹军新到,可乘其军心未定,今夜劫寨。某等愿当先。”于喜,从其言,是夜教二吕当先,引万余军前去。将至曹寨,背后喊声大震,伏兵四起。
知是中计,急回壶关城,乐
、李典已夺了关、
于夺路走脱,往投单于。
领兵拒住关
,使人追袭
。
到单于界,正迎北番左贤王。
下
拜伏于地,言曹
吞并疆土,今
犯王
地面,万乞救援,同力克复,以保北方。左贤王曰:“吾与曹
无仇,岂有侵我土地?汝
使我结怨于曹氏耶!”叱退
。
寻思无路,只得去投刘表。行至上洛,被都尉王琰所杀,将
解送曹
。曹封琰为列侯。
到易州时,郭嘉已死数日,停柩在公廨。
往祭之,大哭曰:“奉孝死,乃天丧吾也!”回顾众官曰:“诸君年齿,皆孤等辈,惟奉孝最少,吾
托以后事。不期中年夭折,使吾心
崩裂矣!”嘉之左右,将嘉临死所封之书呈上曰:“郭公临亡,亲笔书此,嘱曰:丞相若从书中所言,辽东事定矣。”
拆书视之,
嗟叹。诸人皆不知其意。次日,夏侯惇引众人禀曰:“辽东太守公孙康,久不宾服。今袁熙、袁尚又往投之,必为后患。不如乘其未动,速往征之,辽东可得也。”
笑曰:“不烦诸公虎威。数日之后,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。”诸将皆不肯信。却说袁熙、袁尚引数千骑奔辽东。辽东太守公孙康,本襄平人,武威将军公孙度之
也。当日知袁熙、袁尚来投,遂聚本
属官商议此事。公孙恭曰:“袁绍在日,常有吞辽东之心;今袁熙,袁尚兵败将亡,无
依栖,来此相投,是鸠夺鹊巢之意也。若容纳之,后必相图。不如赚
城中杀之,献
与曹公,曹公必重待我。”康曰:“只怕曹
引兵下辽东,又不如纳二袁使为我助。”恭曰:“可使人探听。如曹兵来攻,则留二袁;如其不动,则杀二袁,送与曹公。”康从之,使人去探消息。却说袁熙、袁尚至辽东,二人密议曰:“辽东军兵数万,足可与曹
争衡。今暂投之,后当杀公孙康而夺其地,养成气力而抗中原,可复河北也。”商议已定,乃
见公孙康。康留于馆驿,只推有病,不即相见。不一日,细作回报:“曹公兵屯易州,并无下辽东之意。”公孙康大喜,乃先伏刀斧手于
衣中,使二袁
。相见礼毕,命坐。时天气严寒,尚见床榻上无茵褥,谓康曰:“愿铺坐席。”康瞋目言曰:“汝二人之
,将行万里!何席之有!尚大惊。康叱曰:“左右何不下手!”刀斧手拥
,就坐席上砍下二人之
,用木匣盛贮,使人送到易州,来见曹
。时
在易州,
兵不动。夏侯惇、张辽
禀曰:“如不下辽东,可回许都。恐刘表生心。”
曰:“待二袁首级至,即便回兵。”众皆暗笑。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、袁尚首级至,众皆大惊。使者呈上书信。
大笑曰:“不
奉孝之料!”重赏来使,封公孙康为襄平侯、左将军。众官问曰:“何为不
奉孝之所料?”
遂
郭嘉书以示之。书略曰:“今闻袁熙、袁尚往投辽东,明公切不可加兵。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,二袁往投必疑。若以兵击之,必并力迎敌,急不可下;若缓之,公孙康、袁氏必自相图,其势然也。”众皆踊跃称善。
引众官复设祭于郭嘉灵前。亡年三十八岁,从征十有一年,多立奇勋。后人有诗赞曰:“天生郭奉孝,豪杰冠群英:腹内藏经史,
中隐甲兵;运谋如范蠡,决策似陈平。可惜
先丧,中原梁栋倾。”
领兵还冀州,使人先扶郭嘉灵柩于许都安葬。